1月22日,上海韧性城市与智能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度会议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来自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等单位的近30位领导、专家和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图1 参会专家与代表合影
会议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兼工程中心PI张峥高工主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中心PI单伽锃研究员,代表中心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度的重要进展。汇报首先介绍了中心在三年建设期内所取得的发展与成绩,包括中心通过上海市科委的综合绩效评价并正式获得授牌。报告同时重点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心在工程结构韧性体系功能恢复、多源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及城市建筑群智能防灾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相关创新在工程项目上应用转化的标志性成果。
图2 工程中心PI张峥院长主持年度会议
图3 工程中心PI单伽锃研究员汇报年度建设进展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程中心主任周颖教授做了题为《韧性城市——从防震韧性建筑到城市智能防灾》的特邀报告。报告深入分享了其团队近年来在防震韧性建筑和城市智能防灾领域取得的科研进展,并指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其中,防震韧性建筑是韧性城市的基本单元,符合地震工程发展的抗震、减隔震与防震韧性趋势。报告还指出,未来韧性城市和智能防灾的工作将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图4 工程中心主任周颖教授做特邀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就中心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各项议题,积极建言献策。专家们特别强调了同济大学与同济设计院的高效协同,共同开展产学研融合创新;技术如何产品化、产品如何标准化、标准如何应用化;面向量大面广的既有建筑发展其韧性提升手段;聚焦韧性城市与智能防灾场景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难题,开展有组织多学科融合的集中科研攻关。会议也就与共建单位的其他兄弟中心的日常交流、合作事宜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达成了多项共识。
图5 与会专家代表就工程中心发展广泛讨论
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杨华出席会议并代表中心依托单位发言,向中心通过三年建设期后正式授牌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心是学校响应“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需求的重要产学研基地,中心要以国家重大任务为牵引,协同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基地和其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成为具有研发能力、设备和系统更新能力及为工程实践服务能力的创新平台。
图6 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杨华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总裁汤朔宁代表中心共建单位发言,首先介绍了同济设计集团长期注重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目前集团旗下拥有四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推动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强调不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并重点提出希望继续加强学校与集团之间的互动交流,着力打造产学研用并重的专项科技创新平台。
图7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总裁汤朔宁
会议最后,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西林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中心至今已取得的技术成果在行业中属于先进水平,并具有显著的前瞻性,要加强与兄弟中心在未来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城市既有建筑性能评估和提升是当前重点研究方向,可以考虑形成具有工程技术中心集群优势、依托同济院的科技集团,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要关注科普工作,特别是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培训教育,为实现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韧性安全城市”贡献力量。
图8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吕西林院士总结发言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座 电话:021-65982666 传真:021-65982668 邮箱:ddms@tongji.edu.cn 邮编:200092
Copyright © 2018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