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教授、兼职教授
陈厚群(顾问教授)
发布时间:2019-08-30        浏览次数:929

陈厚群(顾问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主要学历及社会经历:

  • 1947.09 ~ 1950.09  上诲市立(原江苏省立)上诲中学

  • 1950.09 ~ 1952.03  北京清华大学学习

  • 1952.04 ~ 1952.10  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学习

  • 1952.10 ~ 1958.02  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 (5年半学制大学) 学习、毕业

  • 1958.02 ~ 现在    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

  • 1982.02 ~ 现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研究所所长、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结构振动开放实验室主任

  • 1995 ~  现在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土木、水利和建筑工程学部主任、2000年至2010年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主要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与撰写专著6本。

1. 主持编制和修编我国国家标准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2. 陈厚群,丁卫华,党发宁,尹小涛.混凝土CT图像中等效裂纹区域的定量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01:1-7.

3. 顾培英,陈厚群,李同春,邓昌.基于应变模态差分原理的直接定位损伤指标法[J].振动与冲击,2006,04:13-17+172.

4. 顾培英,陈厚群,李同春,邓昌.基于损伤应变模态的结构损伤识别直接指标法[J].自然科学进展,2007,02:240-247.

5. 马怀发,陈厚群,周永发,黎保琨.大坝混凝土试件三维细观力学并行计算研究[J].工程力学,2007,10:74-79.

6. 马怀发,陈厚群,吴建平,黎保琨.大坝混凝土三维细观力学数值模型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8,02:241-247.

7. 张翠然,陈厚群.工程地震动模拟研究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08,02:150-157.

8. 陈厚群.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研究进展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04:245-257.

9. 马怀发,陈厚群,黎保琨.细观结构不均匀性对混凝土动弯拉强度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5,07:846-852.

10. 顾培英,陈厚群,李同春,邓昌.用应变模态技术诊断梁结构的损伤[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04:50-53.

11. 陈厚群.大坝的抗震设防水准及相应性能目标[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S1:7-12.

12. 陈厚群,李敏,石玉成.基于设定地震的重大工程场地设计反应谱的确定方法[J].水利学报,2005,12:1399-1404.

13. 陈厚群.南水北调工程抗震安全性问题[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01:19-24.

14. 李德玉,陈厚群.高拱坝抗震动力分析和安全评价[J].水利水电技术,2004,01:45-48.

15. 张伯艳,陈厚群,涂劲.基于动接触力法的拱坝坝肩抗震稳定有限元分析[J].水利学报,2004,10:7-12.

16. 马怀发,陈厚群,黎保琨.应变率效应对混凝土动弯拉强度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5,01:69-76.

17. 欧阳金惠,陈厚群,李德玉.三峡电站厂房结构振动计算与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5,04:484-490.

18. 陈厚群.混凝土高坝强震震例分析和启迪[J].水利学报,2009,01:10-18.

19. 陈厚群.汶川地震后对大坝抗震安全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9,06:44-53.

20. 张伯艳,陈厚群,杜修力,张艳红.拱坝坝肩抗震稳定分析[J].水利学报,2000,11:55-59.

21. 陈厚群.高拱坝抗震设计研究进展[J].中国水利,2000,09:62-68.

22. 张伯艳,陈厚群.用有限元和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分析坝肩抗震稳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05:665-670.

23. 杜修力,陈厚群,侯顺载.拱坝系统三维非线性地震波动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03:39-47.

24. 陈厚群.当前我国水工抗震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动态[J].振动工程学报,1997,03:7-11.

主要社会、学术兼职及获奖情况:

现任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验收组成员、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完工)验收专家组组长,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大坝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第一届顾问主席团副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地震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长期致力于水工结构振动研究,先后负责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部委级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以及长期国际合作科研课题,对水工结构抗震理论、应用基础、数值模拟、软件开发、试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前沿性研究。领导建置了我国第一台大型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震动台等国际先进设施的试验基地。为我国许多重大工程进行了试验验证。是持续20年中美地震工程合作研究项目《拱坝动力相互作用》的中方具体技术负责人和现场组织者;主持编制和修编”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规范”,参加了核电、石化等部门有关抗震的规范、导则的编制。在高拱坝坝址地震动输入、高拱坝混凝土动态抗力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高拱坝地震响应分析的高性能并行计算等前沿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成果为解决新丰江、刘家峡、龙羊峡、东江、二滩、三峡、小浪底、小湾、溪洛渡等许多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和核电、石化工程等的抗震安全关键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为学科带头人,建立了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的水工抗震科研队伍,建置了先进的重大工程抗震试验基地;其团队积累了长期和国外协作在坝址进行现场振动试验研究的较丰富经验和资料;与国内有关单位协作,开发应用了一批大坝抗震分析理论,方法和专用软件库;初步具有建立水库地震监测和坝体强震观测台网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和团队共同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共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多数排名第一。曾先后获得: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水电系统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水利系统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抗震防灾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何梁何利技术科学奖,2007年中国地震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联合颁发的全国地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奖。2009年光华工程科技奖、2010年中国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1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荣誉奖。

聘任期间主要工作:

1. 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的教授进行水工结构抗震方面的科研合作。

2. 参加在同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和第五届光华国际学术论坛,并做学术报告

(1)Consideration of dam safety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2)Study on damage-failure process of concrete dams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

(3)《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简介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座  电话:021-65982666   传真:021-65982668  邮箱:ddms@tongji.edu.cn   邮编:200092

Copyright © 2018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