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晚6点30分,由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研究生会举办的“博思”论坛在土木大楼B606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教师代表李凌志老师和张瑞甫老师,以及博士生代表李奔奔作为论坛嘉宾与大家进行学术交流。
首先,老师张瑞甫为同学们回顾了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传统方法及其在实际设计应用中的难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设计目标——“结构安全裕度”SCMR(Seismic Capacity Margin Ratio)。张老师详细地讲解了消能减震结构基于结构安全裕度直接设计方法的内在原理与设计流程,指出其具有避免迭代计算和时程分析的优点,提出SCMR方法在结构被动控制的减震设计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
接着,老师李凌志为同学们介绍了梁侧锚钢法的设计思路与工作性能,并将其与传统粘钢法进行了对比。同时,李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从目标、坚持、积极、主动、健康五个方面为同学们讲解了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如何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与迷茫。最后,李凌志老师对当前研究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鼓励大家坚定目标,勇往直前。
最后,博士生李奔奔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形式与力学性能,详细说明了真三轴试验装置的设计思路与工作原理,演示了混凝土在被动式约束下的真三轴实验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并为同学们展示了在ABAQUS中模拟FRP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压行为过程及结论。
减震论坛现场:SCMR方法与结构被动控制设计 论坛现场:梁侧锚钢法与研究成长之路
论坛现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试验与分析 论坛嘉宾和工作人员合影
论坛期间,同学们纷纷向李凌志老师、张瑞甫老师、李奔奔博士生提出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三位嘉宾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同时,主持人还公布了线上提问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位嘉宾同样作出了细致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收获满满。至此,结构所2018年“博思”论坛圆满结束。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座 电话:021-65982666 传真:021-65982668 邮箱:ddms@tongji.edu.cn 邮编:200092
Copyright © 2018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